![最牛高考文科状元数学37分学习方法,盘点30年来高考状元现状调查(3)](http://www.meiwen999.com/uploads/allimg/150721/10-150H1113Q8.jpg)
爱提问
状元们比普通同学“不懂”的东西更多,因为他们特别爱提问、会思考。
其实,状元们并非什么都懂。恰恰相反,他们问的问题比其他同学更多。有的问题,甚至别人不屑去问。状元们讨厌似懂非懂,必须打破沙锅问到底,弄个明白。他们,是班上最会提问的人。
活得“2”一点
状元们修炼得来好心态——放松,有助于调整状态。
没有好心态,绝对考不出好成绩。可好心态,并非与生俱来,而靠一点点的修炼。
爱看书
状元们不可一日不读书,每天阅读,摄取大量信息。
对状元们而言,不可一日不读书。否则,就如居无竹食无肉。阅读,不但能启发思维开阔视野,还可陶冶心性。
“会”玩“懂”玩
状元们最有效又健康的生活——张弛有度。
“玩”的学问,也大有讲究。不懂玩的人,又怎么懂学习呢?
严格的时间表 睡觉都很自觉,养好精神,跑完中学马拉松。 其实,状元们都很会睡。不少人,甚至有“睡神”的雅号。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不养好精神,何来力量走到终点?宽松的家庭环境每一位状元背后都有一对善解人意的父母。
宽松的家庭氛围、一对民主又善解人意的父母。看似“放任”的教育,却是给孩子宽松自由的环境发展个性
盘点30年来高考状元现状调查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考状元选择就读的几乎都是国内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接受的是中国一流的高等教育。在社会公众心里,高考状元毕业后应该能“出人头地”成就一番大事业,成为“职场状元”。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然而调查发现,大部分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社会期望相差甚远,他们当中大多数没能成为各行业的“顶尖人才”,状元职业发展较少“出类拔萃”,在目前我国主流行业的“职场状元群体”中难觅高考状元的“身影”。
蔡言厚教授指出,分析显示,部分高考状元之所以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就远未达到人们的预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选大学时多看牌子、少关注大学的发展环境,挑专业时多随大流奔热门、少立志长远,结果很多高考状元不得不中途转换专业,这不仅浪费了他们自己的宝贵精力,更多的是浪费了教育资源,而毕业后进入其他专业领域,减缓了他们脱颖而出的速度,降低了杰出人才的产出率。这应引起高考状元、大学教育者的反思,一方面,高考状元自身要有长远的职业规划、培养较高的专业忠诚度,不选最流行最热门的专业,只选最好最适合的专业;另一方面,高校和社会应创造高考状元变身职场状元的环境和氛围,加强引导、注重培养、给足支持、鼓励拔尖、追求卓越、实现创新。
时间 姓名 就读大学 职业现状
1977 董运庭 西南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
1977 郭方 北京大学 中国社科院博士生导师
1977 胡小钉 北京大学 北京电影学院教师
1977 黄宗瑜 清华大学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1977 李沛然 东北师范大学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1977 刘学红 北京大学 中青在线总经理
1977 宋安澜 清华大学 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
1977 童星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1977 韦坚 中国科技大学 美国马里兰州大学教授
1977 余乃明 华南师范大学 中学教师,现退休
1977 袁均英 复旦大学 哈佛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
1977 袁启鸿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省政协常委,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