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江西赣州的臀部连体女婴姐妹终于实现了出生后的第一次分离,而这也意味着她们将携手开始各自独立的人生。
昨日经过了5个多小时,连体女婴姐妹分离术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顺利完成。
目前,这对女婴仍然需要呆在重症监护室,2周后即可出院。而让这两名女婴像正常宝宝那样排泄,仍然需要大约2个月时间。今后这两名女婴的生育功能不会受到影响。
这台手术也是我国儿童医院连体儿分离术中首次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精准辅助。通过运用聚乳酸(PLA)材料打印出的两姐妹臀部连体模型,为手术方案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最直观的视角。
十余位医生轮番上阵
这对连体女婴于今年3月17日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人民医院,3月20日转院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医院组织了全院大会诊,决定选择患儿3个月、总体重10kg左右时作为手术最佳时机。
昨日8时30分,两姐妹被送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号楼三楼5号手术室,分别戴上不同颜色的标签,接受医生的麻醉和消毒。
10时20分,手术正式开始。
以儿外科专家郑珊教授领衔的团队对江西连体儿正式开始实施臀部连体分离手术+乙状结肠单腔造瘘手术。
两姐妹臀部软组织相连,骶尾骨相连,椎管相连,共用一个肛门。肛门开口处共用一段长度
手术开始后,儿科医院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十余位医生轮番上台,整形外科梯队负责设计并游离皮瓣,神经外科梯队负责分离骶骨,并进行硬膜囊的分离和修复,普外科梯队负责分离会阴部、阴道、直肠及周围的肌肉,最后再由整形梯队游离底面皮瓣,终于在13时许成功地将两姐妹分开。
不影响正常排泄功能
紧接着,姐妹俩被分别移到两张手术台上,继续进行后续手术,修补硬膜,重建肛周肌肉环,实现肛门和会阴部成形,完成结肠造瘘,直到15时38分手术结束。
“现在看起来,两个孩子的肛门收缩情况都很好。”郑珊介绍,今后两姐妹的排便功能、生育功能都将不会受到影响,接下来医生还会关注她们的小便功能,考虑到两人连体时一直保持同一体位,髋关节也需要进行功能检查。
对于术中难点,郑珊指出:“在以往手术中接触最多的为胸腹部连体婴儿,多为软组织相连,术中大出血可能性大,手术风险较大,这对连体婴儿属于臀部连体,椎管、直肠有融合情况,对医生来说解剖结构较为少见,尽管风险没有胸腹部连体儿分离手术大,但功能修复会比较困难。”
今后这两名女婴的生育功能不会受到影响。而让这两名女婴像正常宝宝那样排泄,仍然需要大约2个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