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整形行业内幕曝光图,注射玻尿酸微整形的危害有哪些图(3)

注射两小时之后,吴弘的视网膜呈灰白色。“我当时就告诉她,复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接诊的宁波市李惠利医院眼科医生黄瑞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玻尿酸阻塞了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这类栓塞发生两小时内,视网膜将完全坏死。
2015年5月15日,宁波市奉化人民检察院通过媒体披露,将对嫌疑人葛某进行审查起诉,这也是当地第一起网络销售注射玻尿酸致残案件。2014年以来,在湖南、广东、江苏等地已出现过多起网购玻尿酸注射造成的失明毁容等伤害事件。
27岁的南京姑娘李敏(化名)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从事美容行业的人员张某。随后,张某在位于南京中华路的一家机构内,为李敏注射了5针玻尿酸,花费1.26万元。
  当晚,李敏感觉面部肿胀、四肢麻木,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医生诊断为“疑似药物不良反应”。由于救治及时,李敏转危为安,并向相关部门进行了举报。
微整形行业内幕曝光图,注射玻尿酸微整形的危害有哪些图(3)
  1月25日晚,相关部门对这家美容诊所进行了突击检查。在屋内,执法人员发现了大量来路不明的玻尿酸注射针剂,外包装上也没有任何标示。执法人员调查还发现,张某并没有医师资格证,只是在北京一家培训机构培训一个月就上岗了。
  据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了解发现,注射后发生感染和并发症的情况每年都有发生,而且大都是发生在美容院,均是因不规范注射或产品不正规引起的。
当下如火如荼的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指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以优惠、便捷的服务著称,然而当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们开始涉足以玻尿酸为代表的微整形行业,却蕴藏着致命的风险。
据宁波市市场监管局侦办该案的人员透露,通过微博微信售卖整形服务的行为日渐增多。2015年年初,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稽查支队也破获了一起以售卖玻尿酸为主的假药案。此类案件利用微信朋友圈、QQ好友、淘宝等渠道销售玻尿酸等产品,违法行为隐蔽、手段灵活,却危害极大。
微整形行业内幕曝光图,注射玻尿酸微整形的危害有哪些图(3)
2015年5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针对假冒透明质酸钠(俗称玻尿酸)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应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正规医疗机构或医疗美容机构进行注射美容。
根据国家食药总局规定,玻尿酸属于风险最高的三类医疗器械,须经相关部门批准才能销售使用。然而南方周末记者在赴宁波等地暗访中发现,在网上兜售玻尿酸的“医生”、经销商,并未取得销售使用玻尿酸的资质。在这个危险产业链中,卖药、注射、中转销售等各环节,都能在微博微信中隐秘地完成。
“这些微商已经把正规市场挤压得非常小了。”国内第一家“三甲”整形专科医院注射美容中心创建人、原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注射中心主任全玉竹称,根据业内汇总的信息推算,这类“微商”已占领了过半的注射微整形市场。
“微信售卖玻尿酸的圈子是封闭的,以人脉关系为基础。这对监管是一个挑战。”宁波市市场监督局办案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曾接到信报,说某公寓内存在网售非法医疗器械,但到公寓里转了几圈,都找不到这个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