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年来食品安全十大事件,食品安全事件每天约60起(10)
    婴幼儿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
    1. 不明原因哭闹,排尿时尤甚,可伴有呕吐;
    2. 肉眼或镜下血尿;
    3. 急性梗阻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
    4. 尿中可排出结石,如男婴结石阻塞尿道可表现为尿痛,排尿困难;
    5. 可有高血压、水肿、肾区叩击痛。
盘点近年来食品安全十大事件,食品安全事件每天约60起(10)
    四、经久不散的“皮革奶”事件彻底摧毁公众对于国产奶的信任
    事件回放:
    2005年,山东等地曝出在牛奶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的事件,引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重视,曾经大力整顿。当时山东省工商部门至少查获2.8万多件使用水解蛋白的乳制品,有200多家小厂从事这类生产。
    2009年3月,浙江省金华市“晨园乳业”又被查出制造“皮革奶”,当场起出3包20公斤装的白色皮革水解蛋白粉末,以及1,300箱受污染的牛奶产品,少数流入市面被回收,山东、山西、河北也发现同类产品。
    2010年8月,质检总局再次与农业部等5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非法制售皮革蛋白粉等皮革碎料制品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严禁使用皮革蛋白粉等皮革碎料制品作为食品原料,加大打击力度。
盘点近年来食品安全十大事件,食品安全事件每天约60起(10)
    2011年2月17日下午一条被广大网友热议的名为《内地“皮革奶粉” 死灰复燃长期食用可致癌》的新闻报道。此报道一经发布,便被纷纷转载,从而迅速地登上了各大商业门户网站的首页。报道中声称,不法商家把皮革废料或动物毛发等物质加以水解提炼成“皮革水解蛋白”,再将其掺入奶粉中,企图以此来提高奶里的蛋白质含量好蒙混过关。
    中国乳业几乎已经到了一碰即碎的地步了,受最近盛传的“皮革奶事件”影响,内地消费者对于奶粉的信心再次受到打击,对于国产奶粉的信心明显不足。2011年2月27日,中央电视台《国产奶粉的“危”与“机”》节目调查显示,有七成受访者表示不选择国产奶粉。由于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不足,导致大部分超市和专卖店中,进口奶粉的销量都明显好于国产奶粉。显然,这也是国内奶粉业的危机时代,由于皮革奶事件造成人们对奶粉业的二度恐慌,国产奶粉和整个乳制品行业正在经受的煎熬实际是重建公共信任的高成本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