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清上将简介 刘华清有几个子女 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的子女们(2)
2023-03-07 16:29:31
刘华清在职期间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的“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有几个子女呢?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的子女们现在今在何方?他们现在在干什么呢?刘华清上将95岁时在北京逝世,其的逝世让不少人都觉得非常的惋惜。刘华清上将简历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在电视中留给人的印象是严谨、执著和沉稳,那么生活中的刘将军又会是啥样?记者日前在北京采访了刘华清将军的长女刘超英,听她讲述了女儿眼中一位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平凡中体现出不平凡的真实和蔼的父亲形象。采访结束时,刘超英还提笔为本报读者写下“向关心祖国国防建设事业的济南时报读者致意”的真挚问候。
名字之中有寓意
以刘将军的年龄来判断,本以为刘超英女士应该是一位六十多岁的长者。没想到眼前的刘女士比想象中年轻了许多,身材高挑,气质优雅,皮肤白皙,言谈举止间透出一种知识女性特有的淡定与超脱。刘超英介绍说,父亲刘华清是在1947年31岁时才结婚,父母年龄相差13岁。刘将军有三儿两女,在兄妹五人中,其实她是家里身材最矮的,她妹妹身高1.74米。
见到刘超英,话题自然先从她的名字谈起了:“许多人都说我的名字很有时代特色,其实这其中确实含有父辈的精神寄托。我出生在大跃进的年代,当时国家建设蒸蒸日上,母亲说,父亲当年给我起这个名字心中就有个梦想——— 国家建设要赶美超英,希望国家建设能一日千里飞跃前进。”刘超英颇有些自豪地说。
佩服父亲的执著
谈起父亲,刘超英说,在她心目中父亲是一个一天到晚都非常忙碌做事非常执著的人。她举例说:“父亲只有三年私塾的底子,但在1954年他38岁时,经中央军委批准,海军选调了一批军以上干部去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这个学院有百年历史,是当时苏联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军事学府之一。父亲学的是三年半的外国海军军官的培训课程。当时老师全部用俄文讲课,父亲不懂俄语,一切要从基础学起,上课时还要用俄文做笔记,对他来说这多难啊!可父亲做事属于那种特别执著的人,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这其中付出多少辛苦从他毕业时的学习成绩中就能够看出:所学的13门功课,有10门为优,3门为良。最后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当时苏联的国家考试。我们兄妹几人心中特别佩服父亲做事的这种执著”。
父爱常在无言中
谈起父爱,刘超英告诉记者:“父亲平时话虽然不太多,但心里却想着、惦念着孩子。父亲从苏联留学四五年时间,回国时带来一台留声机和幻灯机,还买了一辆折叠三轮小自行车送给我们。那时留声机和幻灯机在国内还很少见。我记得留声机中有许多俄文唱片,其中很多是世界名曲,我也是从那时开始接受了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喜欢上《古老的远征》、《黑龙江的波涛》、《满洲里的山冈》等歌曲的。”
刘超英回忆说:“当时练琴常常忘记时间,记得有几次晚上,父亲来到我身边,轻轻拍着我的肩膀说,‘明天还要上学,早点休息吧’。”讲到这,刘超英稍稍沉默了一下后说:“现在我常常想,父亲就是这样,父爱越是深沉,越是含蓄,你才会在某一瞬间,突然发现父亲的深重与伟岸。”
考大学父亲替我选专业
至今回想起来,刘超英都为当年听从父亲的话考上大学而自豪。粉碎“四人帮”后,当时正在读高一的刘超英看到周围的伙伴纷纷去当兵很是羡慕,也有些动了心思。“有一天我给父亲讲了自己想当兵的想法。父亲想了想说,‘你学还没有上完,还是先上完学再说吧’。”刘超英向记者介绍说:“当时我的学习成绩很好,在班里成绩总是第一,父亲对我的学习比较放心。让我上完学,这也说明了父亲对知识的重视。”
幸运的是,1978年,刘超英高中毕业时正好赶上恢复高考:“我现在感觉父亲真是有眼光。考大学填报志愿时,父亲给了我一个建议:‘以后是电子计算机的时代,我看你就报这个专业吧。’当年我就考上了大学,被国防科大电子计算机软件专业录取。”说起这些,刘超英对父亲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在外孙眼中姥爷有着大智慧
刘超英的儿子名叫潘致衡,是刘华清上将家中四个孙辈中与刘将军见面最多、接触也最多的一个。这位大学毕业、个性率真的小伙子,谈吐间有种跟年龄不相称的成熟气。谈起姥爷,小潘也自有一番独到见解:“我觉得姥爷是个有大智慧的人,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在和平时期,姥爷都是踏踏实实做事,非常投入执著。他一生都在为国家强盛、为民族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着。他坚强、有原则、无欲则刚、返璞归真。姥爷的一生,从他对妻子的始终如一,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对自己的廉洁自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既伟大、人品高尚,又是一个非常有格调的人。”
住院期间的工资10万元全交了党费
在刘超英眼中,父亲的好学特别让她感动:“父亲有着良好的读书习惯,有时间就看书,特别爱学习,称得上是读书破万卷。父亲读书比较广泛,但比较侧重舰船和技术方面的,历史类的也很喜欢。我们家书房的沙发周围全是书柜。父亲午饭晚饭前后和睡觉前一定要看书。直到最后几年眼睛不太好了,依然拿着放大镜看书。”
刘超英介绍:“后来父亲虽然住院了,身体不允许他自己读书看报了,但这种好学的习惯一直没有放弃。他特别关心国家大事,坚持让人读报纸给他听,而且每天都要看《新闻联播》。当他听到玉树发生地震的消息,第二天就响应,捐款支援灾区。”刘超英回忆,“父亲住院一共有9个月时间,每月一万多元的工资,最后按照父亲的意愿凑成10万元钱,让我母亲为他交了最后一次党费”。
退休后为抽烟“斗争”了多年
谈起刘将军退休后的生活,刘超英说:“1997年父亲退休后,喜欢打打桥牌,写写字,听京剧和看战争题材片。父亲吃饭很随意,没有什么特别的喜好。就是每天喝一小盅茅台酒,喜欢抽烟。父亲挺传统的,对节日特别重视,逢年过节要求子女都要回家过。每当过年时还要守岁,看春晚,听钟声,吃饺子。”
刘超英介绍:“父亲爱抽烟是出了名的,他一翘大拇指身边的人就知道他要烟了。退休后为了父亲的身体健康,医生也有要求,母亲对他抽烟提出了要求,规定每天只能抽十几颗。这个数肯定是不够了,父亲就老是按铃要烟抽,就这样要烟的事情天天都发生,‘斗争’了好多年”。刘超英笑着透露说:“那时候父亲特别高兴家里来人,一来人父亲就发烟让人家抽,自己也就趁机多抽几颗。”说到这里,刘超英会心地笑了起来。
听到母子俩的讲述,一个真真切切、可亲可爱的老者形象立刻浮现在记者眼前,这些刘将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人感觉是那么真实,那么亲切。
女儿遗憾自己当年没有学医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