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芳回忆梅师,他身教胜于言传,使我们晚辈的楷模。在表演艺术方面,也是先示范,后教导。梅师每次演出都要求我去看。他的演出,有空座的时候很少,我只好靠大墙站着看,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看完戏,梅师总是先问我:“你看我今天演的如何?什么地方需要改进?”这时,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要我给他老的演出提意见,我是真提不出来,只有说一说自己看完戏后,从老师的演出中学到了什么,我以前是怎么理解的,看了老师的演出后,又得到了哪些更深刻的体会,这样就提高了我的艺术水平。
京剧大师李毓芳逝世, 揭李毓芳个人资料背景和梅兰芳真实关系(2)
梅师非常注意演出的细节,并把这些细节传授给我。一次在护国寺梅师家里,梅师要我先走一趟《霸王别姬》中的舞剑,然后问我:“演这出戏,舞剑前,你下场到后台都做些什么?”我回答:“到后场脱斗篷,喝口水,然后上场,”梅师这时和蔼的说:“今后再唱这出时,要注意别忘记紧头套,能系多紧就系多紧,只要你能承受。把胸前的锁摘掉。洒地下一点水,把鞋底踩湿,避免台毯上脚底下滑。”这些小地方看起来没什么,可是我以后再唱这出时就能做到古装头套不会出事,脚底下轻松。
京剧大师李毓芳逝世, 揭李毓芳个人资料背景和梅兰芳真实关系(2)
梅师在做人方面,更是我们的楷模。记得在解放初期的一个夏天,梅师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贵妃醉酒》。那时的音乐堂还是露天剧场。临到梅师扮好戏,穿上戏装,一切停当,伸手向管服装的要扇子。关服装的张世岩、刘德均这才发现忘了带扇子,急得来回乱转。梅老师见此情景说:“是不是忘记带扇子来了?别着急,咱们想一想,看看哪位的扇子可用。不行就向前台观众中借一把。”前面观众席第二排有一位老先生手里拿着一把折扇,一面字,一面画,大小合适,向他借用一下,这么大的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早时候,演员和管服装人员的关系是雇佣关系,像那天管服装的人出的差错,如果放在别人身上,可能就要大发雷霆,管服装的人甚至会因此被辞退。而梅老师认为,越不批评他们,他们自己心里越感到对不起演员,以后一定会小心办事,彼此间的感情也会更深一步。
京剧大师李毓芳逝世, 揭李毓芳个人资料背景和梅兰芳真实关系(2)
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演员与其他人员如乐队、服装、后台工作人员的合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演员演出质量的好坏。俗话说:“一个人的人缘好”,好在哪里?这是做人的根本品质问题。这件事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文革中,我被迫离开舞台,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患上了类风湿关节炎。文革后,我回到北京京剧团,从事教戏工作。当学生来学戏的的时候,我忍着病痛,吃着止痛药给学生说戏,连唱腔带场子、舞台位置、身段以及人物感情一起教,一丝不苟,毫不保留,一脚就是二、三个小时。等到学生们演出成功,我为京剧艺术得到继承发扬感到无比高兴。
梅老师的精神给了我力量,使我克服病痛,坚持下去,为继承、传播京剧艺术发挥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梅老师的精神使我终生受益。
京剧大师李毓芳逝世, 揭李毓芳个人资料背景和梅兰芳真实关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