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国民体质监测标准方案(4)
  此外,在7到22岁青少年学生人群中,各年龄段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其中男生肥胖率明显高于女生。以16到18岁年龄组为例,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5.30%、5.68%、10.55%、3.95%,比2010年平均上升3.72、2.17、4.78、1.65个百分点。
  公报同时显示,相比2010年数据各人群体质总体水平增长,但成年男性有所降低,在BMI达到“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百分比和体质综合指数两方面均有所下降。另外,各年龄段人群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水平略有增长,但反应最大力量的握力指标继续下降。20到59岁各年龄组人群握力、背力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成年人群的最大力量下降,尤为突出的是成年男性的握力、背力等指标下降明显,结合2000年以来的数据分析,表明我国成年人的力量呈持续下滑趋势。
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国民体质监测标准方案(4)
 值得一提的是,成年男性体质继续下降,实际上这一趋势自2000年便已开始,主要体现为力量下降和肥胖率增加,在这次监测中,男性达到“合格”等级以上的百分比为88.2%,体质综合指数为99.28,均低于总体水平,其中成年男性这两项指标持续下滑,这种趋势在未来需要得到遏制。
  《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与2010年的调研结果相比,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改善,形态发育水平、肺活量水平上升,营养状况持续改善,乡村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持续降低,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稳中向好趋势,多数组别的学生的速度、柔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有所提高。
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国民体质监测标准方案(4)
  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19至22岁年龄组的男生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下降,女生身体素质指标有升有降。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组长邢文华认为,大学体育教育存在不足是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过分强调兴趣,而忽视了基本的身体素质的培养,一些基本的体育锻炼的项目需要增加。
  此外,学生群体中,视力不良的检出率最高的大学生群体达到86.36%,而小学生及初中生群体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增幅最快,视力不良呈现低龄化倾向,而肥胖的检出率也持续上升。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认为,每五年一次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是从一个方面对于全民健身工作、增强人民体质进行调研和佐证,同时也是决策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