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影响,中国人口萎缩后劳动力问题(4)6
  在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下降的同时,不同年龄劳动力供给则出现明显分化趋势。其中,15-34岁的年青劳动力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下降的主要部分,其规模将在未来的10多年时间内从目前的4.2亿下降至2026年的3.2亿左右;与之相反,受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推动,35-59岁的中老年劳动年龄人口则将从目前的5.2亿增加至5.7亿左右。劳动力年龄结构分化加剧将在劳动力市场引发更多结构性矛盾。
  2.就业参与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但总体趋于下降
  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除了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外,还包括劳动参与率。长期以来,我国都属于全球劳动参与率较高的国家。不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网络日益完备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正处于逐年下滑的状态。
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影响,中国人口萎缩后劳动力问题(4)
  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为80.4%,在有统计数据的183个国家或地区中处第23位。不过,数据也显示,自1992年至今,我国劳动参与率已经下降了4.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22个百分点。目前,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大约为10亿人,劳动参与率下降意味着平均每年有200万左右的劳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的大背景下,如果未来劳动参与率继续维持下降势头,将加剧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紧张局面。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继续增长,但潜力日趋枯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一直发挥着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为城镇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36亿人,其中86.1%为农村户籍流动人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三季度末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较上年同期增长525万人,增长3.1%。在劳动人口数量持续减少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保持增长势头为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影响,中国人口萎缩后劳动力问题(4)
  不过,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面临着潜力日趋枯竭的问题。以最受劳动力市场欢迎的青年劳动力为例,《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表明流动劳动年龄人口中“80后”所占的比重为48.3%,目前15-31岁的流动新生代农民工约有9814万人左右。2011年,我国农村人口有65656万人,其中15-31岁人口比重为27.15%,大约17825万人,其中流动农民工占比达到55%左右,如果刨除仍接受教育、残疾等无法工作的人口,“80后”流动新生代农民工占该年龄段农村人口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到65%左右,未来进一步转移的空间已经不大。
中国人口萎缩后劳动力问题
外媒称,30年前,斯特劳斯公司开始在中国生产李维斯品牌牛仔裤,渴望充分利用看似无穷无尽、愿意用缝制衣服来换取一小时几十美分的劳动力。现在,这股劳动力源[-6.54% 资金 研报]泉开始枯竭。